从外交官之家到AI孵化营:长江科服如何玩转科创生态?
来源:长江科服 | 时间:2025-05-07

三年前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长江产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,长江科服应运而生,肩负起“产业创新生态缔造者”的使命。三年来,这家年轻的科创服务企业以敢为人先的魄力,在荆楚大地上书写着科技创新的精彩篇章。

架起联通世界的科技桥梁

走进长江科服总部,“科技外交官之家”的牌匾格外醒目。这个汇聚了百余名大使、科技参赞等资深外交官和科技专家的高端国际合作平台,已成为湖北联通全球创新资源的重要枢纽。

“我们正在推动一批国际领先技术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。”长江科服相关负责人介绍,平台已促成包括“一带一路实验室、共建非洲药物研发中心”等多项跨境合作。同时,光谷企业天地正在规划建设专利培育、转化、保护等实体功能区,未来将形成“空间+数据+服务”三位一体的运营中枢。此外,湖北省高价值专利转化中心建设也在加快推进,让世界级的科创动能直达中部腹地。

打造人工智能产业“新地标”

在不久前举行的长江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,长江孵化营·智擎生态社区正式亮相。这个集“项目孵化+产业赋能”于一体的专业孵化器,正在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创新创业的热土。

“这里不仅提供办公场地,更重要的是能获得技术支持和产业资源。”入驻企业代表湖北源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感慨道。目前,该社区已吸引20余家创新企业入驻,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。

构建投孵联动“生态圈”

长江科服的创新实践不止于此。随着湖北创新投、湖北江夏实验室等优质资源的注入,一套独具特色的“投孵联动”机制正在形成。

“集团创新性派驻‘基金副总’岗位,正是为了打通资本与创新的‘最后一公里’。”长江科服负责人介绍称。在创新孵化方面,长江科服积极践行“以投带孵、以孵育企”模式,构建起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体系,全方位为初创企业提供全要素支撑综合服务。近年来,在孵培育了伊莱维特、华工安鼎等国家、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;融科新智等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;芯昌科技等各类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;光谷瞪羚企业、省上市金、银种子类企业3家。这些企业深度嵌入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等多个新兴领域,部分优势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,已然发展成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锻造全链条创新“硬实力”

从实验室到生产线,从创意到产品,科技创新需要全链条支持。长江科服深谙此道,在三年的探索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服务体系。

在生命健康领域,长江科服重点支持湖北江夏实验室、湖北省药品MAH转化平台和省医工院建设,打造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高地。其中,江夏实验室联合湖北省药品MAH平台建成概念验证中心,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;省医工院通过科改示范与中国医药集团深化合作,提升行业影响力。

光电子领域,“芯光链”平台通过集采拼单和大数据匹配,为企业提供芯片设计、代工、测试等全流程服务,显著缩短研发周期。同步推出的长江信创产品,专注前期咨询与适配验证,助力企业降本增效。

在化工新材料和硅光产业方向,珈兴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已服务多家企业,促成近亿元业务合作,助力行业破解中试“瓶颈”;联合九峰山实验室、广东粤芯等共建的硅光流片平台,正推动湖北硅光技术规模化应用,吸引优质项目落地。

数据显示,目前长江科服累计管理创新园区、国家级孵化器等载体超28万平方米,孵化服务企业2000家,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,构建“孵化器—加速器—产业园区”的全链条孵育体系,为湖北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能。

书写开放创新“新篇章”

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,长江科服的视野更加开阔。设立的深圳湾区创新中心和武汉光谷创新中心,成功链接大湾区乃至全国创新资源,已成功引进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落户武汉新城。发起设立2支合计规模23亿元的投资基金,加速创新成果在鄂产业化。

在以“长江聚贤联世界,科技外交启新航”为主题的“科技外交官之家——2025资深外交官·湖北行”活动现场,长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育成基地、长江国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创新育成基地、长江国际光电子产业创新育成基地正式揭牌,标志着长江科服创新步伐再次提速。

“科技创新没有终点。”长江科服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化科创服务改革,为湖北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贡献更大力量。